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吴文汐 通讯员魏海勇、王俊芳 武汉报道
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”3月9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校长王焰新在接受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,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、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交汇点,要强化系统思维,“跳出教育办教育、跳出科技搞科技”,促进“人才链、创新链、学科链、产业链”深度融合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教智慧。
王焰新认为,推动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,要坚定不移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。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提升基础研究原创能力,坚持科技开放合作。而人才是第一资源,必须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,强化科技人才培养的国家导向,畅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,精心设计全生命周期人才成长体系。
推动科创、教育、人才融合
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:科教兴国、人才强国、创新驱动发展“三大战略”,是事关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把握,是抓基础抓关键的战略考量。对于国家推动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战略,您有哪些建议?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,您觉得在科技人才上应该如何予以培育?
王焰新:对于推动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,我认为要坚定不移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,具体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:
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。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、国家科研机构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,并形成差异化定位和体系化发展。整合各方面力量针对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些难题和“卡脖子”问题开展协同攻关,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,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。
二是提升基础研究原创能力。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,引导社会各界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布局。其次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,统筹部署需求导向和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。再次要为科研人员营造适合创新创造的学术环境,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评价机制,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。
三是坚持科技开放合作。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,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。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,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,在重点区域、重点国别、重点领域布局新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,在国家国际科创中心实施一批制度性政策性改革举措,并加大我们国家科技计划对外的开放力度。
对于培育科技人才,具体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:
一是强化科技人才培养的国家导向。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,统筹国内国际两类人才资源,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、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、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、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。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,加快推进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,强化在重大研究实验协同创新实践中发掘高层次科技人才。
二是畅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。打造“人才队伍、科学研究、平台建设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”五位一体的科技人才贯通培养机制,形成以“基础条件+团队建设”为路径的人才高地建设新模式;建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,实施“双聘制度”,建设交叉团队,带动交叉学科建设;围绕国家战略需求,加强人才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,建立有效的“联合使用、共同开发”制度。
三是精心设计全生命周期人才成长体系。实施“领军人才培养计划”,重点关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,构建持续稳定的领军人才培养体系。完善人才加入团队硬性约束制度,畅通人才合理流动渠道。完善青年人才成长帮扶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,畅通青年教师发展通道。尊重自由的探索和首创精神,营造勇于创新、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。
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:您曾提出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应三位一体的看法,提出人才链、学科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,并用的“四链理论”。中国目前在四链中存在哪些薄弱环节?应如何攻克?应如何进一步培育四链融合发展的优势?
王焰新:“四链”深度融合的本质是由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、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强相互作用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,在这“四链”中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,学科是人才培养与成果产出主渠道,产业是人才使用与成果转化主战场。
对照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,“四链”深度融合仍然存在以下困境:一是“四链”融合存在相互脱节现象,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;二是创新链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自觉性、主动性不够,体制机制不健全,产业链中企业在技术创新、高新技术人才引育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主体地位亟待提升;三是“四链”相互融合、相互协调、相互作用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高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。
我国高校众多,在科教人才储备、学科培育建设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高校应积极与其他创新主体互联互通,进一步强化四链融合发展的优势。
一是统筹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带动“四链”深度融合。以人才链创新链协同为核心,强化人才培养、把握学科前沿,梳理创新链突破方向,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建立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的统筹协调机制,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二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配置学科链和人才链。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创新人才需求开展调研梳理,做好学科规划和人才计划,加强人才精准引进和全方位培养工作,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、融合聚变。
三是“四链”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。聚焦高精尖产业链创新难点、堵点,精准布局创新链,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和“卡脖子”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,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;加快布局重大战略项目和前沿技术,切实加强基础研究,提升技术“原创力”和成果“转化力”。
发挥高校创新策源和人才培育作用
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:湖北省提出加快建设“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”的战略规划,您如何评价这一战略实施的价值和意义,以及湖北践行此战略的优势?对于高校而言将有怎样的影响?作为本地高校又将如何去践行这一战略?
王焰新:湖北产业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,创新能力不断增强,科教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,还拥有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文化资源,这些优势将助力湖北推动畅通生产、流通、分配、消费的全国大循环,加快建设“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”。
在湖北努力建设国家科学中心、国家综合性科创中心目标下,高校应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,坚持人才链、学科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四链融合发展,以绿色为动力驱动科学城建设,积极参与新一轮产业革命,并把宜居乐居放到和创新创业同等重要的位置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建设:
一是提升战略支撑能力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,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积极参与湖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集中布局,充分发挥高校一流学科和重大创新平台吸引和集聚人才作用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。
二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。牵头或参与建设国家创新平台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湖北实验室等,提升平台创新能级,强化高校科技创新策源功能,培育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和基础学科研究中心。
三是提升技术攻关能力。推进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,聚焦数字经济、生命健康、新一代电子信息、新一代汽车等“十大支柱性产业集群”,组织攻关突破,攻克一批“卡脖子”技术,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。
四是提升协同创新能力。实施校地协同发展、产教融合发展计划,与地方主导产业、重点产业深度对接,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技术攻关服务。
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:随着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国内面临不同领域“高精尖缺”人才的巨大缺口。您认为应如何在“高精尖缺”人才培养上发力,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?
王焰新:目前,国家急需智慧能源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与网络技术、关键软件等方面的人才,应该发挥学科在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治理能力方面的优势,着力培育“高精尖缺”人才。
一是实施“强基计划”,逐步构建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新机制。成立未来技术学院、现代产业学院等,针对资源环境领域“卡脖子”问题,突破传统“院系制”培养模式,加强跨院系、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与统筹。
二是主动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需求,以国家“双一流”学科为引领,主动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,以交叉融合、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,推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,前瞻性、战略性地培养拔尖创新领军人才。
三是坚持科教结合,强化科研育人功能,瞄准行业前沿科技难题,引入企业前瞻探索、技术创新等科研项目,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。深化产教融合,构建产学研用互通互促的机制。注重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交流合作,与国际院校合作开发微专业,开设课程群,推进微专业建设试点。